王志新理事長在森林公園
發展建設論壇上的講話
(2018年6月21日)
尊敬的各位專家,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由省科協主辦,省林學會承辦,省林學會森林公園分會和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局具體操辦的第五屆吉林省科技論壇暨森林公園發展建設論壇在美麗的三角龍灣召開,我謹代表大會組委會對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向參加本次論壇的領導、專家、科技工作者和廣大會員表示歡迎!向精心策劃、積極籌辦、為本次論壇做出不懈努力的省林業調查規劃院、龍灣保護局和省林學會森林公園分會的同志們表示由衷的敬意!向多年來一直關心關注我省林業科技事業特別是林學會事業發展的各級領導、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誠摯的感謝!
生態環境關乎民族未來、百姓福祉。黨的十九大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森林作為陸地最大的生態系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森林公園是森林生態系統多種功能的高度縮影和主要承載者,在集中展現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方面扮演著主要角色,日益成為生態文明建設一大重要力量,成為森林旅游事業發展的一大主要載體。
從孩提時代的春季郊游到時下流行的自駕出行,森林公園在人們忙里偷閑、度假休憩的旅游生活中常常留有濃墨重彩的畫筆。它既是生活中休憩的驛站,也是求知中探索的課堂,是人們走進自然、體驗美景、認知生態、感悟人生的最佳去處??梢哉f,森林公園已經成為人們美好生活中不可或缺和極為難得的重要選擇。
當前,以森林公園為主體的森林游憩研究已成為我國森林生態學科研究的一大亮點,涌現出了一大批從事森林游憩研究的專業團隊,對森林公園發展規律進行總結梳理,對森林游憩事業未來走勢進行研判預測,在創造最大經濟社會效益的同時,有力推動了生態學科研究的繁榮與發展。這其中不乏像省森林休憩保育研究會和省林學會森林公園分會、森林康養分會等這樣的學術社團組織。
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在轟轟烈烈的森林游憩研究與開發實踐中,也普遍存在著理念落后、手段落后和旅游產品單一、管理方式單一以及各自為戰、形不成合力、缺乏整體與核心競爭力等亟待解決的問題。一些地方僅僅把森林公園當作一個旅游景區來對待,無論開發利用還是規劃設計乃至研究探討,大多局限在傳統認識、傳統手段、傳統方式、傳統運作上,局限在片面、單一、狹窄的區間里,走不出來,看不到全新的“外部場景”。
大家知道,國家森林公園是自然文化保護的重要區域,是森林、濕地、生物物種基因資源保護區域,屬于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即使是省級以下森林公園,也同樣具有保護森林風景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普及生態文化知識、開展森林生態旅游等多種功能。森林公園的這一多功能屬性,決定了各級森林公園必須跳出傳統思維的禁錮,打破傳統模式的桎梏,緊貼時代脈搏,跟進民眾需求,順應世界森林游憩發展大趨勢、大潮流,搞好森林公園的功能型開發與營銷,為游客、為民眾、為社會創造更為適宜的旅游產品和休憩康養環境。作為以森林公園為主體研究對象的各級學會組織,也應基于這樣的功能定位來思考和設計我們各自的工作。
那么,如何科學有效地保護和利用好森林生態資源,搞好森林景觀資源的綜合開發,最大限度地發揮森林多種功能,是擺在各級各類森林公園和以森林公園為主體研究對象的各級學會組織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第一,要把保護放在第一位。從西部的科爾沁草原、松嫩平原到東部的長白山脈,我省的森林公園擁有高品味、高檔次、高質量的草原、濕地、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擁有眾多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觀和絢麗多彩的人文景觀及濃郁迷人的民族風情,是美麗吉林的精華,是山川秀美的代表。如何保護好、利用好這些資源,對于林業部門和森林公園來說是主責,對于林業各級學會組織來說是研討和交流的主題。無論從事森林公園管理工作,還是從事森林公園研究工作,都必須把保護放在首位,正確處理好保護與開發、保護與利用的關系,充分發揮在保護珍貴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方面的重要作用。這是我們思考與設計森林公園任何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各級林學會特別是森林公園分會,要充分發揮學會組織的專家優勢和智庫作用,積極開展森林公園的保護性研究,主動為有關部門和單位提供決策咨詢和專家建議,在推動實現珍貴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當好參謀。通過共同發力,保護好森林公園的珍貴自然資源,把青山、綠水、藍天留給子孫后代,把凝結在森林生態中的中華優秀文化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做到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第二,要把科普作為主抓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力度空前,美麗中國新圖景徐徐展現,日益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這其中,也飽含著各級各類森林公園及其從業人員的一份辛苦、一份努力、一份貢獻。建設生態文明,科普宣傳是第一道工序。普及生態文化知識,是森林公園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從事森林公園經營、管理和科技工作者的一項重要職責。森林公園因其森林類型多樣、自然景觀奇特、物種資源豐富而成為天然的生態教育課堂。人們到森林公園中去游憩、去休閑、去度假、去觀光,直接親近自然,真正認識自然,感受生態文化,能夠真正樹立起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增強生態道德意識。作為發展森林公園事業的直接參與者和積極推動者,必須把加強科普宣傳、繁榮生態文化作為向游客、向公眾、向社會宣傳“保護森林資源、弘揚生態文明”的一個重要渠道,緊抓在手,高度重視。各級林學會組織特別是森林公園分會,要切實發揮在傳播生態文化、建設生態文明中的積極作用,把如何更有效發揮森林公園科普、宣傳、教育功能作為今后研討交流的重要方面,加大力度,為促進和推動森林公園生態文化教育功能的最有效、最大化發揮做出不懈努力。
第三,要把開發作為突破口。隨著人類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們對健康需求也在不斷提高,綠色生態產品成為當今社會最為炙手可熱的“消費品”和“奢侈品”。森林公園具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優良生態環境,既能生產森林果實、山野菜等有形生態產品,也能生產包括休閑觀光、生態療養等無形生態產品。發揮森林公園的最大效用,除了要重視有型生態產品的開發外,當前至關重要的是重視無形生態產品的開發。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變得更加多方面、多樣化,但歸根結底是追求心情愉悅和身體健康。受國內多樣化需求促使和國際大趨勢潮流推動,近年來在我國催生出了森林康養的新提法、新模式,并逐步成為一個新的業態。森林康養是依托森林資源開展的旅游、休閑、醫療活動,起源于德國,流行于美國、日本和韓國。這一新興的綠色產業,既符合國家對森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一貫要求,更契合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新需要和未來森林游憩事業發展的新趨勢,是現階段我國“生態+”理念和大健康理念國家戰略的重要措施。各級森林公園及其研究組織,應當緊緊圍繞“優化生態產品、促進綠色增長”這個主題,堅持從現代療養醫學、森林服務功能和森林生態旅游等多個視角來認識森林康養,積極開展森林康養、森林游憩等研究、開發和探索工作。各級學會組織要充分利用自身智力優勢,為森林公園生產更為豐富優質的生態產品提供科技支撐,不斷滿足社會公眾的多種需求,推動我省森林公園逐步成為生產優質生態產品的重要基地。為此,有必要依托省級林業學會組織,以森林公園為主體,吸收林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有關專家參與,成立森林康養促進會,引進、實踐和推廣先進森林康養理念,科學規范森林康養技術模式,示范、引領全省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方向,推動實現森林生物的多樣性保護和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經營。這可作為一項倡議,請大家不妨在研討中進行一下思考和交流。
第四,要把推介作為“助跑器”。過去雖有“美酒不怕巷子深”的說法,但時代發展到今天,人們更多看重的卻是“廣告效應”。的確,廣告在現實推銷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說遠的,就說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長白山,就足以說明問題。過去,長白山由行業管,更多強調的是保護。后來“提格升位”,變成保護開發區,既強調保護,也強調開發,并在媒體上展開鋪天蓋地的宣傳,結果是“大美長白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來長白山旅游人數成倍數增長,效果可見一斑。這就是推介的作用,就是利用媒體營銷的作用。本次研討會把營銷作為一大主題,我看就十分必要。森林公園富有高含量空氣負氧離子,號稱天然氧吧,也是城市的“綠肺”和“后花園”。各位森林公園的當家人要注重與媒體人的接觸,學會利用媒體特別是新媒體,開展多渠道宣傳工作;注重加強與學會組織的融合,通過舉辦學術研討交流和科學技術普及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活動,把美麗俊秀、風光無限的森林公園宣傳出去,使之成為吉林大地上一顆顆璀璨的綠色明珠,成為展示美麗吉林的重要窗口,進而創造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反哺森林公園休憩保育工作。
第五,要切實發揮分會作用。一處景觀能帶來一片繁榮,一個產業能振興一方經濟。森林公園旅游業的發展,給林區、山區帶來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等,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要充分發揮森林公園分會的組織優勢和人才優勢,注重在森林休閑、保健、醫療、康養等新領域、新方位開展研討交流活動,發現、舉薦人才,提供決策咨詢,為推動森林公園朝著更深層面、更高目標、更遠方向發展提供科技支撐。要注重傳播新理念、新思維,加強傳統業態創新和新業態引進,引導新產業培育和新鏈條形成。當務之急是積極引導森林公園發展森林康養等森林游憩產業以及與之相關的餐飲、住宿、運輸、導游服務等第三產業,形成新的“區塊鏈”,變“砍樹”為“看樹”,變“觀景”為“健身”,保護資源,增加收入,獲得顯著經濟社會效益,真正做到把綠水青山變成金水銀山。
同志們,在“建設生態文明、構建美麗中國”的新時代,森林公園面臨空前發展機遇、具有廣闊美好發展前景,各級各類森林公園及其研究組織重任在肩。讓我們以“建設美麗吉林”為己任,強化管研結合、園會融合,合力打造吉林省森林公園品牌,為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生態省貢獻力量!
最后,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