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林學會與臺灣森林休憩保育協會簽署
海峽兩岸森林保育經營技術交流合作協議
2017年7月15日,吉林省林學會在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兩岸森林保育經營技術交流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吉林省林學會理事長王志新與臺灣森林休憩保育協會理事長施文智在協議書上簽字,吉林省林學會副秘書長林涵和森林休憩保育分會理事長高方蓮、副理事長王志強,臺灣嘉義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朱紀實、副教授夏滄琪,以及龍灣林學會副理事長殷德成、秘書長孫立國等相關人員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吉林省林學會與臺灣森林休憩保育協會的學術交流合作始于2010年,載體是“海峽兩岸森林保育經營學術論壇”,迄今已走過8個年頭,歷經3個合作期,此次簽署的協議期為2017-2020共3年。
簽字儀式上,王志新理事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在回顧八年歷程時,他形象地把兩岸合作舉辦學術論壇比作“小屋”,并強調至少有“四根支柱”強力支撐:第一是有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精準選題;第二是有一份對雙方都有約束力的合作協議;第三是有一支致力于兩岸合作交流的工作團隊;第四是有一個彼此真誠信任和相互理解包容的合作理念。有了這些支撐,才會有“兩岸三會”進一步“加深合作、拓展領域、提升層次”的可能,也才會有由“一年搞一次”到“一年搞兩次”交流活動的設計。這對進一步加強“三會”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密切兩岸林業科技工作者的關系和感情,都將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他建議今后的合作活動應該從六個方面努力:一是拓展論壇主題,豐富研討內容;二是厘清承辦主體,明確申報渠道;三是實行訪交結合,提升合作實效;四是拓展互動載體,豐富合作形式;五是完善對等邀請,建立互訪機制;六是深化學術交流,探索技術合作。兩岸應以“三會”為載體搭建平臺,吸納林業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員合作立項,共同開展技術研發,為推動兩岸林業科技創新做出努力。在條件成熟和政策允許的情況下,積極穩妥地運作“互派學者參訪、考察、講學”以及“互設實驗、示范基地”等合作事宜。
施文智致辭并簡要介紹了赴臺交流活動所做的工作及其取得的成績,對兩岸未來的合作充滿信心和期待。
期間,王志新理事長、董秀凱副理事長還分別親切會晤了臺森協一行客人。
王志新理事長與施文智理事長在協議書上簽字
兩會理事長熱情握手
合作協議書
王志新理事長會晤臺灣客人
董秀凱副理事長會晤臺灣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