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普服務林改行動”實施情況
(2011—2015)
吉林省林學會
一、計劃的提出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林業經營管理體制的重大創新,是對林業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隨著全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林農和林業生產單位對科學技術的需求日益強烈。為有效解決林農生產經營對林業技術知識的渴望和需求,吉林省林學會立足自身職能,結合落實國家林業局《“科技服務林改”行動方案》,于2011年初制定提出《科普服務林改行動計劃》(以下簡稱“科普行動”)。這是省林學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參與林業重點工作的具體體現,也是適應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林業生產單位、各類經營組織和廣大林農對林業科學技術的現實需求,充分發揮林業學術組織職能作用,引導和推動全省林學會各級組織立足自身職能和優勢,服務于林改的一項重要舉措。省林業廳高度認可并積極支持林學會的這一做法,于2011年3月印發《吉林省林業廳關于啟動實施“科普服務林改行動計劃”的通知》(吉林會〔2011〕85號),決定在省內全面啟動實施“科普服務林改行動計劃”。
該計劃總的指導思想是,緊緊圍繞林改后廣大林農對科學技術的新需求,健全、完善“科普服務林改”工作體系,通過開展林業科技普及、推介、示范、培訓等一系列活動,動員和組織廣大林業科技工作者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到“科普服務林改”行動中去,為發展鄉村林業、建設美麗吉林做出積極貢獻。
按照省林業廳意見,該計劃由吉林省林學會負責組織實施,實施期5年,自2011年起至2015年止。
二、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科普服務林改行動計劃”自2011年實施以來,根據行動計劃的總體原則,充分發揮各級林學會組織的社會化服務功能,進一步強化林業適用技術的集成、創新、示范、普及和推廣應用,形成“科普服務林改”長效機制,全面提高鄉村林業生產力水平,促進鄉村林業健康、協調、持續發展。
?。ㄒ唬┤∮媱澲笜送瓿汕闆r
“科普行動”總體任務指標是:全省5年普及推廣50項林業先進實用技術,建立10個鄉村林業科普示范點,培訓1000名鄉村林業技術骨干,組織50場(次)林業實用技術咨詢、對接活動,林業實用技術入戶率達到60%以上。通過5年努力,全省普及推廣先進實用技術271項,超額完成221項,超額比率為442%;建立科普示范點192個,超額完成182個,超額比率高達1820%;培訓鄉村技術骨干3511名,超額完成2511名,超額比率達到251%;組織林業實用技術咨詢、對接活動317場次,超額完成267場次,超額比率534%;林業實用技術入戶率達到77.6%,超額17.6%。
?。ǘ┦校ㄖ荩┯媱澲笜送瓿汕闆r
1.延邊、吉林、白山、通化4個地區完成情。延邊、吉林、白山、通化4個地區的任務指標是:各普及推廣25項林業先進實用技術,建立2個鄉村林業科普示范點,培訓150名鄉村林業技術骨干,組織10場(次)林業實用技術咨詢、對接活動,林業實用技術入戶率達到80%以上。通過5年努力,4個地區普及推廣134項先進實用技術,超額完成34項,超額比率為34%;建立162個科普示范點,超額完成154個,超額比率高達1925%;培訓2023名鄉村技術骨干,超額完成1423名,超額比率達到237.2%;組織191場林業實用技術咨詢、對接活動,超額完成151場,超額比率377.5%;林業實用技術入戶率達到81.2%,超額1.2%。
2.長春、白城2個地區完成情況。長春、白城2個地區的任務指標是:各普及推廣20項林業先進實用技術,建立1個鄉村林業科普示范點,培訓120名鄉村林業技術骨干,組織10場(次)林業實用技術咨詢、對接活動,林業實用技術入戶率達到70%以上。通過5年努力,2個地區普及推廣21項先進實用技術,超額完成1項,超額比率為2.5%;建立19個科普示范點,超額完成17個,超額比率高達850%;培訓298名鄉村技術骨干,超額完成58名,超額比率達到24.2%;組織23場林業實用技術咨詢、對接活動,超額完成3場,超額比率15%;林業實用技術入戶率達到74.7%,超額4.7%。
3.四平、松原2個地區完成情況。四平、松原2個地區的任務指標是:各普及推廣15項林業先進實用技術,建立1個鄉村林業科普示范點,培訓100名鄉村林業技術骨干,組織10場(次)林業實用技術咨詢、對接活動,林業實用技術入戶率達到70%以上。通過5年的努力,2個地區普及推廣57項先進實用技術,超額完成27項,超額比率為90%;建立3個科普示范點,超額完成1個,超額比率為50%;培訓861名鄉村技術骨干,超額完成661名,超額比率達到330.5%;組織42場林業實用技術咨詢、對接活動,超額完成22場,超額比率110%;林業實用技術入戶率達到72.2%,超額2.2%。
4.遼源地區完成情況。遼源地區的任務指標是:普及推廣10項林業先進實用技術,建立1個鄉村林業科普示范點,培訓100名鄉村林業技術骨干,組織10場(次)林業實用技術咨詢、對接活動,林業實用技術入戶率達到80%以上。通過5年努力,該地區普及推廣27項先進實用技術,超額完成17項,超額比率為170%;建立7個科普示范點,超額完成6個,超額比率高達600%;培訓149名鄉村技術骨干,超額完成49名,超額比率達到49%;組織56場林業實用技術咨詢、對接活動,超額完成46場,超額比率460%;林業實用技術入戶率達到82.3%,超額2.3%。
三、主要做法
?。ㄒ唬┲ψズ绵l村林業實用技術集成工作。全省各級林學會立足本地實際和廣大林農的迫切需要,針對林改地區的科技需求,組織有關專家和科技工作者,對現有林業實用技術進行篩選集成,組織編寫、報備林業實用技術集成計劃,并按計劃組織人員擬定大綱、編撰文稿,經有關專家統稿、審定后,編寫成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實用技術資料,刊印出版,向林農發放,并作為技術骨干培訓教材。個別地方通過省林學會聘請省內有關專家給予技術協助,完成技術集成任務。5年來,全省共普及推廣271項林業先進實用技術,并通過多種渠道、采取多種形式,促其學習和應用。
?。ǘ┣袑嵓訌娻l村林業科普示范點建設??破帐痉饵c的建設按照“推廣一項技術、優化一片森林、搞活一個鄉村、致富一方農戶”的工作思路,選擇既有代表性又有積極性的林改鄉、村和農戶,申請建立省級鄉村林業科普示范點。由各市(州)林學會提出建點計劃、方案,報省林學會審定后,由各市(州)林學會依據審定的方案組織建設。省級鄉村林業科普示范點建設期3~5年,建設期滿完成預定建設任務后,由省林學會組織專家進行審查、驗收,并予以命名。各市(州)結合本地實際也組織開展了本級鄉村林業科普示范點的建設工作。5年來,全省共建立192個林業科普示范點,逐步培育起類型多樣、涵蓋廣泛、功能較大的鄉村林業科普示范群。
?。ㄈ┲攸c抓好鄉村林業技術骨干培訓工作。全省各級林學會針對林改后鄉村林業經營主體多元化的特點,采取分區、分期、分批舉辦林業實用技術培訓班等形式。培訓班從鄉村林業的實際特點和現實需要出發,把重點放在鄉鎮林業站和林農大戶上,提高了廣大林農從事森林保育經營的基本技能上,切實解決了影響和制約當地鄉村林業發展的實際技術問題。利用技術集成的資料解決了培訓所需教材問題;通過聘請專家授課的方式解決了所需師資問題。培訓班通過市(州)林學會單獨舉辦與省林學會聯合舉辦等靈活方式,培訓了大量的鄉村林業技術骨干。5年來,全省共培訓鄉村林業技術骨干3511名,并充分發揮這些技術骨干的作用,面向廣大林農和森林經營者開展培訓,進行技術指導和服務,受益群眾輻射全省,使林農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林業生產知識,全面提高了基層的科學素質和技能。
?。ㄋ模┓e極參與鄉村林業網上咨詢服務工作。各級林學會充分利用省林學會網站開設的“科技服務林改”網上咨詢平臺,積極組織專家開展遠程技術咨詢、疑難問題會診等技術服務工作,為林農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具自由度的技術幫助。全省各級林學會發揮專家多、智力密集的優勢,構建起了服務鄉村的林業專家庫。5年來,專家們積極主動開展工作,適時提供技術資料,及時解答網上咨詢,實行資源共享,全省共組織317場1.5萬人次林業實用技術咨詢、對接活動。
?。ㄎ澹┐罅﹂_展鄉村林業適用技術研討推介工作。全省各級林學會在林改地區,組織林業科技工作者、鄉土專家和林農,采取分區域、按類型舉辦小規模林業適用技術研討會、實用技術推介會等??h級以上林學會每年都舉辦多次林業適用技術研討會、實用技術推介會,開展專題研討、交流和推介活動等系列活動。該活動面向林農,立足當地林業發展,有重點、分區域、按類型進行,注重效果,不強調規模。通過該系列活動的舉行總結了成功經驗,交流不同做法,改進和完善相關技術措施,促進鄉村林業科學經營。5年來,全省共開展179項目專題研討,推介實用技術125項,全面促進了鄉村林業科學經營。
?。┱J真抓好鄉村林業適用技術期刊傳播工作。全省各級林學會立足當地需求,把訂閱林業科技期刊作為傳播、普及林業實用技術的一個重要渠道,作為向林農發放林業技術資料的一項重要內容。圍繞急需解決的重點技術問題,組織有關專家撰寫技術文稿,組織林農大戶總結育林經驗,充分利用省級、地方期刊載體,開設面向林改地區和廣大林農的實用技術專欄。積極組織刊發廣大林農最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森林保育技術、經營利用技術,剖析典型案例,對林農迅速掌握相關經營技術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5年來,全省各級期刊共刊載459項實用技術。
?。ㄆ撸V泛開展鄉村林業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全省各級林學會適應基層所需,積極開展鄉村林業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定期不定期地開展林業科技下鄉活動,組織有關林業專家,深入鄉村農戶和林間地頭,實地查看,現場指導,具體回答和解決林農在林業生產中遇到的實際技術問題。省林學會按照“千名處長進千村”要求,抓好幫扶點的“三幫扶”工作。各市(州)林學會也都選擇了各自幫扶點,實行定點幫扶。通過科技扶持和技術幫助,起到了以點帶面、輻射周邊的作用。5年來,林業實用技術入戶率高達77.6%,取得了普遍的社會好評。
四、經驗體會
5年“科普行動” 成功實踐,給未來學會事業發展提供了很多啟示:
一是高位推動,協同作戰,是“科普行動”得以順利推進的組織保證。計劃實施前,省林業廳印發啟動通知,要求把實施“科普行動”作為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向縱深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和關鍵環節來抓,納入全局工作盤子之中,一并安排部署和檢查考核;指定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層層落實責任,真正做到組織人員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確保完成行動計劃的各項任務。為確?!翱破招袆印痹鷮嶉_展,省林業廳出臺《深入實施“科普服務林改行動計劃”若干意見》,采取16條具體有效措施強力推進。計劃實施中,以廳辦公室名義發文督導,由省林學會組成督導組,深入重點地區敦促實施,調度情況,掌握進展,把脈癥結,會商舉措,督導進展。各地、各單位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協調管理,分工協作,形成合力,真正做到了思想認識到位、組織人員到位、工作措施到位。開展“科普服務林改”行動年活動,充分調動廣大林業科技工作者和各方力量服務林改的積極性、創造性,在全社會營造起了“科普服務林改”的濃厚氛圍。
二是健全體系,形成網絡,是“科普行動”得以順利推進的工作基礎。省林業廳出臺《加強科普隊伍建設若干意見》,把鄉村林業科普隊伍建設擺上突出位置。建立科普服務林改專家庫,開設“科普服務林改網上咨詢平臺”,以各方面權威專家為主角,通過網上講壇、網上咨詢、網上會診等多種方式和途徑,實現專家與林農的直接對接,更加及時、有效地為鄉村林業和廣大林農服務。依托市、縣林學會及其會員組,加強鄉村林業科普體系建設,完善省、市、縣、鄉四級林業科普工作網絡。建立“科普服務林改”聯絡員制度,提高“科普服務林改”的能力。
三是健全制度,落實責任,是“科普行動”得以順利推進的有效措施。把實施“科普行動”由一般學會工作上升為林業行政工作來認識和對待,納入行政責任體系進行考核和獎懲。各市州林業局主要領導即林學會理事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即林學會副理事長為直接責任人,主管處室領導即林學會秘書長為具體責任人。凡未完成“科普行動”任務指標的,要按此責任體系進行責任追究。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實行工作任務目標管理。完成年度各項任務目標的,給予表彰;未完成的,給予批評。
四是拓渠挖潛,廣籌資金,是“科普行動”得以順利推進的物質條件。積極爭取資金支持,多渠道、全方位籌措科普經費,為組織活動、開展工作,順利實施“行動計劃”,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和物質保障。
“十二五”工作勝利收官,“十三五”大門悄然開啟。雖然“科普服務林改”作為一項行動結束了,但科普作為各級林學會的主要職能沒有結束,科普服務永遠在路上。沿承“科普服務林改”的有效形式,省林業廳授權省林學會制定實施銜接“十二五”、 貫穿“十三五”的又一個歷史性工程——“科普服務生態建設行動”,并于2014年正式啟動。這項行動,與《吉林省林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相協調,是服務、服從于這一規劃的子工程。省林學會將在省林業廳領導下,繼續繼承傳統,發揚成績,以更加奮發有為、敢于擔當的精神,扎實抓好“科普服務生態建設行動”各項任務,為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美麗吉林目標,繼續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