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州“科普服務生態建設行動”主要做法
延邊州2014年4月正式啟動實施“科普服務生態建設行動”,并成立“科普服務生態建設行動”領導小組,全面組織協調和督導行動開展。
一、立足技術普及,編撰實用技術應用專著。針對延邊林業科技需求,組織有關專家和科技工作者,對現有林業實用技術進行篩選、集成,編寫成實用性強、通俗易懂的科技資料,并通過多個渠道、采取多種形式,面向場站及廣大林農發放。編撰林業實用技術、種植栽培技術規程、養生保健,科普知識等26個項目,印刷5931冊。
二、圍繞主導產業,開展林業技術培訓工作。為全面普及、提高廣大林業職工的科學素質和技能,針對生態建設綠化苗木產業和長白山現代中藥健康產業兩大接續替代產業發展的科技需求,開展綠化苗木移栽技術、長白山道地中藥材栽培及養殖技術、食用菌栽培技術等各類培訓45項,培訓骨干4807人。
三、加強技術支撐,開展遠程技術咨詢服務。為更好地服務生態建設綠化苗木產業和長白山現代中藥健康產業,林區職工群眾、廣大種植戶與專家教授進行無縫技術交流,延邊州林管局通過多種形式搭建學習、交流、互助平臺。2014年通過科技網站、省林業技術推廣站、長白山森工集團微信平臺、遠程教育平臺、公眾QQ群、州民生熱線等平臺,組織82名專家教授,解決林業法規咨詢、中藥材種植、苗木種移植、食用菌種植等技術難題68個,為林區職工提供方便、快捷的技術支撐,技術咨詢服務做到即問即答。
四、拓寬交流渠道,全力組織技術推介活動。延邊州林管局積極組織協調,舉辦各類林業適用技術研討會、實用技術推介會,為科技機構、生產經營企業和個人搭建平臺,推介各類科學技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2014年組織林業實用技術研討會和實用技術推介會24場,促成科技合作項目31項。
五、著眼林業長遠,發揮期刊傳播服務作用。充分利用《吉林林業科技》這一載體展示延邊林業形象,宣傳林業精神風貌和經營理念,使干部職工群眾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當前森林經營、生態苗木建設、中藥材種植、生態旅游開發、森林特產開發等產業轉型發展的各項前沿技術和資訊。2014年,《國有林區森林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考》等11篇論文被《吉林林業科技》錄用發表。同時,在省科協主辦的《2014海峽兩岸森林保育經營學術探討會論文集》上發表《長白山森工集團綠色產業發展問題的探討》等9篇論文。
六、進局到場入戶,深入開展科技下鄉活動。為解決各企業對轉型發展產業知識掌握不足、工作方向不明確等實際問題,延邊州林管局組織相關林業專家,定期開展林業科技上山下鄉入企活動,組織下鄉專家160人,下鄉33次,解決技術難題147項。與此同時,延邊州林管局、長白山森工集團組織開展以發展長白山現代中藥健康產業、生態建設綠化苗木產業為主線的進局到場入戶抓落實活動,我們將此次活動與科技下鄉活動相結合,以科技下鄉幫扶、促進職工致富為目標,選派149名林業科技精英,每周一到周四沉入到集團所屬144個基層林場,與職工群眾同吃同住,從入戶調查著手,積極為職工群眾謀劃創業項目,主動帶領困難職工創業致富,現場解決職工群眾在創業方面遇到的實際技術問題,使項目落實到場,收入落實到戶。全年總結11個工作組69篇工作規劃、建議、方案、調查報告、場站發展項目報告,切實滿足了職工群眾對新技術、新知識、新思路的需求。
